奥运精神的人物_奥运精神的人物素材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奥运精神的人物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谁最具有奥运会的精神?
2.2022冬奥会励志人物有哪些?
3.有着奥运精神的感人事迹有哪些
4.奥运会上有哪些坚持不懈的运动员?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谁最具有奥运会的精神?
奥运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体育运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改变个人的命运。从邓亚萍连连获得世界冠军的故事中,就能体现出奥运精神。邓亚萍克服自身条件的不足,在赛场上勇敢拼搏的精神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邓亚萍有着很高的赞赏,他曾说过“邓亚萍是我本世纪见过的最好的运动员,她是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最有力的诠释者。” 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奥运会提倡的“重在参与”、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精神。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承载了友谊与团结、和平与公平、关爱与尊重等等精神内涵,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精神的代名词,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神圣休战”、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我们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让人们之间更容易沟通,让合作更广泛,让处处出现新的可能性。
邓亚萍,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
邓亚萍是夺取世界乒乓球冠军次数最多的女选手。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或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或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的运动员。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职业生涯辉煌战绩:
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
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
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
1992年第24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
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6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
19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
当前情况:
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目前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职。
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
近况
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邓亚萍
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
清华: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
“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邓亚萍说。
“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邓亚萍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初进清华时,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既没有英文的底子,更别说有口语交流的能力。
“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清华大学。老师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写出26个英文字母看看。我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就这个样子了。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
“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与朋友的聚会及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就连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她除了定期光顾语音室,还买来多功能复读机。由于总是一边听磁带,一边跟着读。同学们总是跟她开玩笑:“亚萍,你成天读个不停,当心嘴唇磨出茧子呀!”“但我相信: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也是我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
学习是紧张的,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除学习之外,邓亚萍每周还要三次往返几十里路到国家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每天清晨起床时,我都会发现枕头上有许多头发,梳头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头发脱落下来。对此我并不太在意,倒是教练和队友见到我十分惊讶:‘小邓,你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的用脑和打球的用脑不一样吧。’”
“虽然都是一个‘苦’字,但此时的我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当运动员,训练累得实在动不了,只要一听到加油声,一咬牙,挺过来了;遇到了难题、关坎,教练一点拨,通了;比赛遇到困难,观众一阵吼声,劲头上来了,转危为安。但读书呢,常常要一个人孤零零面壁苦思,那种清苦、孤独是另一种折磨,没意志、没恒心是坚持不下去的。”
为了更快地掌握英语,几位英语老师建议邓亚萍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经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1998年初,刚在清华读了几个月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突击英语。
2022冬奥会励志人物有哪些?
奥运会人物事迹如下:1、许海峰。他曾下乡当过知青,他曾做过供销社的营业员,他曾梦想成为军人却一次次失败,他曾因为年龄大而被拒绝参加省射击队。但他用自己的实力在运动会上夺得了射击冠军,并把省纪录提高了26环。他又以自己永不言败的精神,为国家赢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
2、娜塔莉娅。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7岁开始练习乒乓球的帕蒂卡,在乒坛创造了许多奇迹,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
体操既是丘索维金娜的生活依赖,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台。她曾对儿子阿利舍说过:“你未痊愈,我不敢老”。无论是不舍,还是不忍。丘索维金娜这次真的要退役了。至于没能问鼎奖牌,丘索维金娜并不失望。
3、苏炳添。在田径赛场上,苏炳添在男子百米半决赛中破亚洲纪录地跑出了9秒83,中国人第一次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的决赛跑道。
有着奥运精神的感人事迹有哪些
如下:1、武大靖:我还会一直站在冰场上,绝不认怂。
2、苏翊鸣:克服紧张和恐惧尝试热爱的事物,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3、羽生结弦:无法达成的目标才是我的目标。
4、克劳迪娅·佩希斯泰因:成绩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到了这里,滑到了终点。
相关信息:
2022年1月27日,参加第二十四届冬季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387人,其中运动员176人,教练员、领队、科医人员等运动队工作人员164人,团部工作人员47人。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史上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冬奥会。
176名运动员中,女运动员87人,占49.43%;男运动员89人,占50.57%。共有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回族、哈萨克族、哈尼族、京族、朝鲜族、布依族等9个少数民族运动员20人,占11.36%。
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年龄最大的37岁(男子冰球叶劲光),年龄最小的17岁(男子自由式滑雪何金博、女子跳台滑雪彭清玥)。131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奥会,占74.43%;徐梦桃、贾宗洋、齐广璞等3名运动员将第四次参加奥运会,是代表团中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教练员共78人,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日本等19个国家的51名外教。
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共获104个小项194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含4个需通过北京冬奥会其他小项成绩再确认的“赛中赛”小项),占全部109个小项的95.4%。
与平昌冬奥会我运动员参加5个大项12个分项53个小项相比,增加了冰球、雪橇2个大项,北欧两项等3个分项,速度滑冰女子5000米等47个小项,参赛小项、运动员数量均大幅提升。
奥运会上有哪些坚持不懈的运动员?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尽管陈燮霞的每一次试举都成功地那么轻松,尽管她的表现让女举48公斤的比赛早早地成为了“银牌争夺战”。
可每当她举起杠铃的时候,心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为她的每一个动作揪紧。当她最后一次举起117公斤的时候,全场沸腾了,我想,在那一刻,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都会涌起一阵感动。
那种无法形容的感觉,也许就是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吧。
当五星红旗在中国人自己的奥运会上升起的时候,在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馆的时候,流泪的绝不仅仅是陈燮霞自己。
我想,我们,我们中国人,无论是喜欢阿谀奉承的伪君子,还是成天以批判社会取乐的愤青,都能感受到这一刻的幸福。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啊。
男子10米气手枪,这是一个带给中国体育无限荣光的项目。1984年,许海峰就是在这一项目上勇夺魁首,完成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许海峰之后,气手枪项目成为了王义夫的天下,这名参加过6届奥运会的元老级人物,以2金的彪炳战绩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当人们都在为名枪王义夫的退役惋惜之时,他的得意弟子庞伟却在北京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在男子10米气手枪的决赛中,首次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庞伟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以令人信服的实力一路领先至最后,最终为中国队赢得了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二枚金牌。
什么是传统优势?传统优势就是只要咱们的人往那一站,对手就会心里嘀咕暗自发憷。在率先打响的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杜丽的失利,是因为她本身并没有夺冠的绝对实力,加之主场作战、决赛状态不佳、心理压力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她甚至没能晋级3甲。男子10米气手枪则不然,在这个项目上中国队是有着传统优势的,一代又一代名枪的奋斗与传承,使这个项目的金牌难以旁落他人。
天赋、良师与自身的不辍努力,成就了庞伟今日的成功。2006年7月,庞伟首次作为国家队队员出征在萨格勒布举行的第四十九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他不仅以预赛头名的身份挺进决赛,并以总成绩683.8环为中国队摘得首金。自从2005年成为国家队一员后,庞伟就师从名枪王义夫,名帅的言传身教令他受益非浅。2006年多哈亚运会,庞伟与队友合作拿到两块团体金牌,但他在10米气手枪团体赛中的表现一般,不少人都对他的能力表示出了怀疑。此时王义夫挺身而出,他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一次成绩就对庞伟横加指责,这对他以后成长不利。王义夫的举动令庞伟大受感动,他用更加刻苦的训练回报教练的信任,直至登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首次参加世锦赛即获得冠军,首次参加奥运会又染指金牌,庞伟的成功,不仅在于幸运女神的垂青,更在于他扎实的射击功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决赛中,庞伟开局不顺,他的9.3环一度让观众为之揪心,好在随后河北小伙顶住压力,最终以586环的个人最好成绩夺魁。有实力,当然有魅力,当对手在为王义夫的退役窃喜时,庞伟的崛起再度向世人证明了中国队在男子气手枪项目上无可撼动的优势。
“我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很低,最终能打多少并没有去多想。我只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就够了,虽然我的对手实力都挺强,但我觉得自己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从2年前的初出茅庐到2年后的扬威奥运,庞伟将征服进行到底,在他的身后,一个崭新的王朝呼之欲出。
北京时间8月22日晚,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
比赛结束了冠军的争夺,最终张怡宁4-1战胜老大姐王楠,时隔四年后成功卫冕。在颁奖现场,张怡宁向观众频频献飞吻,为国征战了13年的王楠则在现场宣布了退役。
因为郭跃在铜牌争夺的比赛中4-2击败李佳薇后,提前决定今晚的颁奖现场有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这也是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中国乒乓队第二次在奥运会赛场上升起三面五星红旗。当张怡宁、王楠和郭跃走上领奖台时,现场送上了热烈的掌声,王楠仍然意犹未尽,依然和张怡宁交流着。其实这场决赛远远超越了冠军的境界,更多的是在享受和感受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魅力。王楠和张怡宁从1999年开始,现在已经交手10个年头。
颁奖现场,小将郭跃率先登上了铜牌领奖台,接过鲜花之后,郭跃高高托起鲜花,向观众致意。能够看得出来,郭跃的笑容非常灿烂,2012年伦敦奥运会,郭跃一定会站上更高的领奖台。当播音员叫到王楠时,现场掌声雷动,这次比赛王楠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应该说她非常欣慰,终于站完了最后一班岗。张怡宁登上最高领奖台时和两名队友握了握手,满脸堆满了笑容。在平时的比赛中,很难看到张怡宁露出开心的笑容,今天她把这个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了大家。
随后,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体育馆,三人齐唱国歌但每个人的心思不一样,张怡宁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王楠则更加欣慰,因为这是她最后一届奥运会了,小将郭跃则放眼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在冉冉升起的国歌声中,王楠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走下领奖台之后,张怡宁将手中的鲜花高高抛向现场观众,一个活泼开朗而天真的女孩展现在大家面前,在镜头前,张怡宁向观众频频献飞吻,非常随和。另一方,王楠则走到了郭斌身边,两人窃窃私语。张怡宁在接受采访时说,拿到两块奥运会金牌非常不容易,在这背后要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行。最主要还是要感谢中国乒乓球队这个光荣的集体。他们教练员、运动员每一个人为我付出着,行动也感染着我。
王楠则正式宣布了退役,她的言语之间透露着对赛场的眷恋,这种感情甚至超过了对金牌的渴望:“其实跟张怡宁打成这样已经不错了,最后的时候我倒真没想过把比分扳回来,我只是想争取多打一个球,让我在退役之前,多感受一些在场上打球的时间。”
观足球赛有感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是祖国的骄傲,人民的自豪。但是,在某场足球赛中,中国足球队员彻底违背了奥林匹克的原则:奥林匹克的胜利不是靠暴力,失败而不应仇恨。
这是一场中国对比利时的足球赛。在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队始终以0—1负于比利时,无论怎么进攻,都无法进球。在中场休息的时间中,一位中国球员竟然跑到比利时队员那边对着其中一个队员狠狠地踢了一脚,顿时全场轰动。那名队员立刻被裁判红牌罚下。比利时队员愤怒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我们。这个行为值得我们去深思,值得我们去反省。
记得同样是一场足球赛,阿根廷对塞尔维亚。在上半场快结束的时候,塞尔维亚的一名队员不慎摔倒,阿根廷队员——著名球星梅西见状,跑过去将他扶了起来。霎时,掌声雷动。这两个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参与的盛会。我们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理念来参加奥运会。身为东道主的我们,竟然对客人作出这种行为,这让全世界人民怎么看带我们?我们的脸往哪儿放?
当然,我并没有说我们祖国一无是处。只是,中国足球队的行为,实在是令我义愤填膺。我们应该改正这种缺点,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参加我们的奥林匹克盛会,做一个合格的东道主。
一场精彩的奥运比赛
今天是北京奥运会的第四天。今天,第一场比赛就是我最喜欢的男子体操团体决赛。
一大早我就已经打开了电视,一直守在电视机旁等着比赛的开始。
中国男子体操队在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只获得了男团第五。这成为中国男团体操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差的成绩。体操男队今天将迎接无路可退之战,他们卧新尝胆只待一雪前耻。
决赛在一分一秒的临近,各国运动员也陆续进场,当中国代表团进场时观众席上一片欢呼,中国代表团也自信满满的向观众招手致意。我相信席上的观众一定也和我心情一样非常紧张,心中都充满了个疑问:中国体操男团是否能雪耻呢?
比赛开始了。第一项比的是自由体操,出场中国派出比赛的有:杨威,陈一冰和邹凯三人上阵,当他们出场时现场的观众一片欢呼和掌声。三人完成得非常好,但是他国选手也晚场的不错。第二项比的是鞍马,中国队派出了:黄旭,杨威和肖钦三人出战,观众席上的观众一直在台上为中国队呐喊:“中国队,加油。”可是黄旭在过程中出了点错,不过幸好他及时弥补了回来。随后,杨威和肖钦俩人在观众的加油和鼓励下都超常发挥。第三项是吊环,吊环可是杨威和陈一冰的强项,自然毫无疑虑的漂亮完成了,而且陈一冰还创下本场这项的最高分,在场的观众无一不为中国对加油、呐喊。前三项比完了,中国对以微弱的分数低于美国队排在了第二位,但是还有三项没比,所以谁能夺得桂冠还说不定呢。第四项是跳马,中国队派出了:陈一冰,杨威和李小鹏出战,三人都超乎意料的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全场一片欢呼声,这样中国对也暂时的排在了第一,到了第五项双杠,双杠可是强项,中国派出了三位老臣:杨威,李小鹏和黄旭。他们都发挥不错,又把与第二名的比分拉大了。最后一项单杠,当场上的观众听到是单杠时,认为中国队要给单杠拉分了,脸上一下子苦闷起来,我的心情也一下子从最高点直接落到了最底点,可是又听到解说员说单杠现在已经不是中国队的弱项了,但也不可以说是强项。当听到这话时我的心情又回到了顶点,场上的观众又欢呼起来。最后,中国队无一人出差错。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了男团体操的桂冠。现场观众一片欢呼和掌声。
上台领奖前,他们都激动的流下了泪水。你不要以为他们现在非常光荣和辉煌。有多少人又知道他们背后流下了多少汗水。在四年前他们在雅典失利,四年后的今天他们又把失去的一切又拿了回来。他们卧新尝胆四年,今天终于一雪前耻。我现在非常的激动也非常的高兴。他们在十三亿中国人的呐喊声和鼓励声中重回荣耀颠峰。
伴随着北京奥运熊熊燃烧的圣火缓缓熄灭,北京奥运这辆魅力列车,经过16天风驰电掣的欢快旅程后,今晚终于停靠在站台终点。
有留恋,有不舍,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继16天前,我们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击缶声,激情豪迈,迎接四海宾客,今天,在鸟巢,以“月亮出来亮汪汪”为代表的轻快民乐连缀,柔情似水,欢送世界宾朋。
闭幕式上,按照惯例,举行男子马拉松的颁奖仪式。马拉松是奥运的起源形态,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体现。当最后一块金牌挂在肯尼亚运动员的胸前,当奥运五环旗缓缓降落,仿佛是向过去这不平凡的16天,投去了深深的一瞥。
文艺汇演部分,依旧延续了光影绚烂的“张艺谋式”民族风。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与民歌,以其鲜艳活泼、热情奔放,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除了凝重博大的一面,还有轻快柔美的一面。在开幕式的基础上,用二胡取代了古琴,将离别惆怅伤感的琴弦,进行一次欢乐化的改造,这也是对4年前那次“8分钟”的回应;用天人合一的源头——“八卦”阵式,取代太极,将和谐理念更深入地进行了阐释,想必定让中外观众再次叹为观止。
除此之外,闭幕式一改开幕式的“以我为主”,充分吸纳国际元素,中外歌手,或交替出场,或同台联袂,共同歌颂这难忘的北京记忆,抒发着奥运会传达出的爱与希望。最值得称道的是舞台中心的“圣火塔”创意。塔,在中国,代表着灵气与坚韧,在西方,则有通天塔之说,象征着人类追求卓越与不朽。在这里,它连同四周连接彩条,玲珑剔透,呈现出“火树银花”的中国印的绚烂场景。
当无数个电光“外星人”从天而降,整个文艺演出部分到达了一个高潮,象征着人类超越奇迹,超越梦想的主旨。而以此体现的科技奥运,不言而喻。
当然,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伦敦的“8分钟”。大巴,行人,小轮车,路灯,霓红灯,站牌……一系列城市公共交通画面,便捷与明快,表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伦敦,看世界”的主题。在一片绿光中,在重金属变幻莫测的节奏中,融合女歌手穿越天籁的歌声,展现出伦敦这个悠久的工业城市的魔幻美丽。贝克汉姆的最后登场,让无数人振奋欢呼。而这正是体育的号召力量。
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从北京开往伦敦的大巴车今夜就要出发了。
“给中国16天,还世界5000年”的承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今天,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答复。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请你留下来。然而,“革命”生涯常分手,今天圣火的熄灭,也正是为了明天的燃烧。待到山花烂漫时,让我们再相逢!
2008奥运开幕式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到2008年。这天,北京体育馆里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今天,要在这里举行奥运会开幕式。八年前,我们走过一段艰辛的申奥之路,在“五环”精神的激励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今天我们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瞧,两个金牌歌手演唱了奥运之歌。那洪亮的歌声将振奋人心的节奏传达给在场的每位观众,传达给世界。后面有几千个演员跳广场舞,每个人动作都是那么矫健、利索。一曲过后,又上来几个老年人,他们打起了太极拳。一眨眼,又多了几个,又多了几个……人数达到好几百。几百人一起在台上打太极拳。开始,动作很慢,渐渐地,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席上的观众,也随着他们渐快的动作心情也激动起来。馆内鸦雀无声。不一会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响起的同时,又上来七八个男的,他们叠起了罗汉。接着,又上来了一群人,一眨眼叠起了三个罗汉,像三根木桩一样,立在那是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像接受了命令一样,三根“木桩”一起扭动起来。哦,这时候看上去不像木桩而是被风轻轻拂过的柳丝,是那样柔,那样飘然,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伴随着热烈的掌声.
当最后一名火炬手李宁。他高举火炬跨上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荣耀之旅.当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了,此时此刻,我坚信本届奥运会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次。
让我们共同凝集今晚快乐的中国,绚丽的北京,百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中华民族奥运之梦的灿烂实现。这一刻属于北京奥运的华彩乐章才刚刚奏响。这一时刻,新北京,新奥运凝聚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未来的16天,我们将用13亿中国人绽放的真诚笑容,明媚在北京的奥运旅程,未来16天,用13亿中国人热烈掌声喝彩你2008年的拼搏征程,祝愿各国健儿顽强拼搏,在北京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续写世界的奥运魅力,祝愿中国英雄奋勇阵线,在北京这块博大温暖的土地上烙印中国的奥运传奇。
好了,今天关于“奥运精神的人物”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奥运精神的人物”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